萍乡市人民医院

再次动人的心跳

发表于:2019-07-10 浏览数:

 

 “如果没及时来萍乡市人民医院,难以想象我今天会怎样。”坐在病床上,刘老伯还在感慨自己劫后余生的经历。一个多星期前,这位69岁的农民刘老伯与死神正面交锋——急性心肌梗死突如其来,让他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经过先后9次电击除颤,7500次的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生死抢救75分钟,持续5个半小时,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多个学科的医务人员成功把刘老伯救了回来。
  对于急性心梗来说,时间就是心肌。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不言放弃地持续抢救,而病人的信念,家属的信任,就像一个顽强的声音对医生说:不能放弃这条鲜活的生命。

凌晨到天亮的“生死时速”
  5月底的一天深夜,上栗县赤山镇的刘老伯在睡梦中被一阵胸痛痛醒了,之后觉得一阵胸闷。休息片刻后,情况反而更糟,他坐也坐不住了,全身出汗。老伴赶紧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特点就是发病急、病情重,在几分钟内即可能进展为心跳、呼吸骤停。”凌晨1时,刘老伯被家人送到萍乡市人民医院急诊。

凌晨1:02 急诊科的抢救
  当他到达急诊抢救室,医院按照胸痛病人流程立即启动了绿色通道。“他到达这里,已经休克了,心电图提示是急性心梗。”接诊医生说。10分钟之后,病情迅速进展,患者心跳停止了。
  随着心电图显示的心跳骤停,空气仿佛凝聚了。时间就是生命,医务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持续地进行胸外按压。1时33分,患者终于恢复了窦性心律。医务人员来不及舒一口气,迅速将患者送入介入导管室。

凌晨1:44 介入导管室发生三次室颤
  “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供,这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黄文军说。从发病到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2个小时内,这是黄金抢救期。征得家属同意后,患者进入导管室行急诊冠脉造影及PCI术,心脏右冠近开口处完全闭塞。
  手术室内是医生争分夺秒的急诊手术;手术室外患者的亲人们不停徘徊、祈祷。医生迅速植入支架后,患者恢复了自主心律。然而手术过程中,发生了3次室颤。急性心梗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心室肌不规则地颤动,让心脏失去了有效泵血能力,其结果等效于心跳停止,意味着死亡。

凌晨3:03 重症监护室电击除颤6次
  介入导管室出来,刚到重症医学科,更惊险的一幕发生了,心电监护第4次提示“室颤”!这个急性心梗的严重并发症再次袭来。
  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10多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抢救团队一边胸外按压、电击除颤,一边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可每次除颤成功后仅仅维持两三分钟,室颤就像“电风暴”一样卷土重来,反反复复。
  电击除颤6次,胸外按压7500次,呼吸机辅助呼吸……要确保有效的心肺复苏,按压强度必须保持1分钟100-120次,通常一名男医生坚持5分钟就会精疲力竭。“当中几次没了心跳,在场的医生、护士就五六个人轮番上阵做胸外按压,同时进行电击除颤,太惊险了。”抢救医生姚常、彭四萍回忆道,大家都承受着极大心理压力和高强度体力的消耗。

凌晨4:15 不停歇的抢救持续了5个半小时
  医务人员轮流进行胸外按压,很快衣服湿透,他们依然不愿放弃。“一个声音就告诉我,要再坚持一下,看有没有可能挽救这位农民的生命。”经验丰富的ICU主任张永根看见刘老伯的瞳孔一直有反应。
  从入院开始,不停歇的抢救持续了5个半小时。家属的充分信任、患者的信念支撑、医务人员拼尽全力——凌晨4时15分,刘老伯的心律终于恢复正常。

家属的信任,患者的信念,至关重要
  在术后的第二天,刘老伯缓缓睁开了双眼,慢慢苏醒。但是一次接连一次“电风暴”般的室颤、长时间心脏停跳的“心肌顿抑”,以及如何防范“脑复苏后遗症”,心肌梗死之后的各种“关卡”仍考验着医护团队。“不是说把他的生命挽救住就可以了,让并发症减少到最低程度,才能最大可能地让他康复如初,不留后遗症。”
  经过ICU医务人员14天不分日夜的精心治疗后,6月10日,刘老伯从ICU转入心血管内科。“见到家人的第一面,老伴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落泪了。”刘老伯说。6月15日,刘老伯出院了,他正在逐渐康复。“他们救的不只是一条命,更是我未来生活的质量。我现在康复如初,也会更珍惜今后的日子。”刘老伯说。
  爆发性急性心梗,救回命,更救回一个人。从凌晨到天明,持续5个半小时的抢救,先后9次的电击除颤,很不容易。这是医生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相互信任的结晶。只有医患双方握紧双手,才能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医学也正是在这种挑战不可能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拓宽边界。(本文刊登于2019年7月10日第三版健康,文/宣传科 叶芹、叶鑫)


图为患者家属给心血管科、ICU医护人员送来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