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人民医院

【江西卫生报】医护一家亲

发表于:2018-11-15 浏览数:

  近日,一位“老病人”小萍(化名),主动找到萍乡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王文华,说要来看看那些“老朋友”。两年前,小萍因子宫颈恶性肿瘤住进该院,王文华医生和一名护士陪伴她从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回访全程管理,医生和护士一起商量病情,制定方案,完成了小萍的治疗、手术、护理及各项指导,让小萍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小萍还为该院妇产科送来了感谢信和“医护患一体化,贴心又暖心”字样的横匾。
  近年来,该院医生护士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友爱胜似一家人,配合默契,全心全意共同服务好患者,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对好搭档:都为对方多想点
  在医护关系错综复杂、护理价值经常被低估的大环境下,该院的医护关系却是另一番景象。医生和护士共同评估病情,值夜班的医生帮护士买早点,逢年过节科室医生们集体请护士们吃饭,护士们集体在医师节为医生们精心准备丰盛的早餐和鲜花,平时医生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护士经常帮医生换新的工作服、整理资料、为医生准备下手术台后充饥的小零食等。
  今年是心内科护士张灿玲在萍乡市人民医院度过的第9个年头了。9年前,她一人从300多公里之外的抚州到医院报道,人生地不熟,无依无靠,医院主动为她提供免费宿舍,医生们也格外关照这个外地小姑娘。
  “逢年过节,科室的医生们怕我一人孤单想家,经常叫我一块聚餐,还从家里带来特产给我。平时不管哪个医生值夜班,早上总是会为护士们买好早餐。”领导的关心,医生的关怀,让张灿玲的心逐渐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医院经常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遇到适合的培训,医生们也会主动带着护士一起学习。张灿玲也特别努力,在业务上不断精进,很快成为医生们的得力助手。“虽然平时工作很辛苦,但是却很快乐,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张灿玲发自内心地说道。
  董文哲是一位湖北小伙,作为该院第一批上岗的男护士,他碰上了两大难题是:身份尴尬、语言不通。毕竟男护士占少数,经常要承受异样的眼光,加上生性腼腆,语言沟通不畅,董文哲的话就更少了。“后来科室内悄悄‘流行’起普通话,这一小小的善意的改变让我感觉到很温暖。工作上,医生不断鼓励我,平时有培训总是带着我一起去。”董文哲说道,很快董文哲便融入其中,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起色,如今他已成为一名介入室的护士长。
  “在某些程度上,医疗照顾是有限的,护理照顾却是无限的。精心的护理可以避免一些致死性的意外和创伤。”该院老年科主任杨洲告诉记者,在老年科这个特殊的科室,很多时候病人及家属考虑的不仅仅是生命的长度,更是生命的宽度。所以护士的精心照顾显得尤为重要。

  共同目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在住院期间,我觉得自己特别受重视,有自己的经管医师,责任护士,看到她们一起认真地商量病情,一起制定我的治疗方案,一起做我的思想工作,好几次我都感动地忍不住流泪。感谢她们挽救了我的生命,这里是让我放心、安心、暖心、舒心治疗的地方。”小萍发自内心地说道。
  从2015年开始,该院探索“医、护、患一体化”,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工作推进小组,制定了推进临床科室医、护、患一体化”模式方案,通过科室自愿申请,确立试点科室,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考试考核的人员才能参与一体化模式。
  “医、护、患一体化”主要内容包括:入院、住院、出院全过程医护一体化病情评估;医护共同完成对患者入院后诊疗、护理计划制定;全面推进医护一体化宣教与随访工作;按照“法无禁止则可行”原则,护士主导病情观察及评估,主导一般性操作,协助起草一般性医疗文书;巩固医护一体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医护质量与安全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负责、同担责;逐步实施一体化绩效分配方案。
  除了制度上的改革,该院在教育培训上对护理人员和医生一视同仁,护士和医生享有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扶持力度。医院护理部制定护理人员培训教育体系;为护理人员拓展了从院内到院外、从省内到省外、从国内到国外的学习途经;通过请进来派出去,全院护士参训率达100%,近年派出近百名护理人员参加国内到海峡两岸及到国外的学习交流;该院护理部目前培育了国家及省级专科护士共24名。近10年中,护理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2名,引进全日制本科学生101名,目前护理大专学历以上护士占比为92.89%,护理人员职称结构合理。
  在萍乡市人民医院,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完成了从最初的“护士依赖医生”到“医护互相依赖”,再到某些问题解决上“医生依赖护士”的转变。在这里,医生和护士就像是一家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长此以往,医护之间的默契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更高效舒服了,医患关系也更和谐了。(本文发表在《江西卫生报》20018年11月15日,文/卫生报记者 姚秀秀 徐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