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人民医院

【中国江西网】萍乡市人民医院应用三维标测技术成功开展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

发表于:2020-08-21 浏览数:

媒体截图.png

手术进行中


近日,萍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应用三维标测技术成功完成首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填补了萍乡市此领域的空白,在本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今年61岁的患者黎女士(化名)反复发作心悸胸闷4年,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性房颤,口服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每次发作到医院检查心电图都说是‘心房颤动’,发作时心率达到了137次/分,而且医生都告诉我随时可出现中风,时间久了还会出现心衰甚至猝死。”患者黎女士说。

萍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黄文军主任医师接诊患者后和他的介入治疗团队经过详细分析讨论,鉴于患者房颤反复发作,口服药物疗难以达到良好的疗效,极易形成栓塞等并发症,综合考虑患者的体征与病情后,果断决定为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

经过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决定接受介入手术治疗。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术前经全面的术前评估及准备,术中,通过微创方式(双侧股静脉穿刺),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CARTO 3系统引导下,用标测电极建立右心房的精准三维模型,再精确穿刺房间隔,建立左心房、肺静脉精准三维模型,将消融电极顺利经右心房进入左心房,在已建立的三维模型引导下,开始对肺静脉进行环肺静脉隔离术,对心房颤动的发源部位——肺静脉,进行有效的射频消融,以达到电隔离的目的。在X线透视下,运用Carto构建了左房及肺静脉三维图像,依次将左、右上下肺静脉进行环状线形消融,再次刺激心房,未能诱发患者出现心动过速,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患者安返病房,术后心电监护及动态心电图均未见患者房颤复发,3天后出院。目前已随访了2周,未再出现心悸、胸闷症状。

据了解,房颤患者的死亡危险较无房颤者高1.5~1.9倍。房颤最危险的并发症为脑栓塞,较正常人高出5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房颤”患者高达800万人。心房颤动过去只有用药物治疗,控制心室率来改善病人症状,而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就国内而言,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是房颤治疗的热点,也是心脏介入技术的难点。

“房颤的临床特点为心悸、胸闷,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但存在成功率低、复发率高、副作用较大等问题,外科手术治疗创伤也较大,故导管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心血管内科一病区黄文军主任医师介绍。此次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萍乡市人民医院在心律失常电生理手术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且该技术的常规应用将对如房颤等复杂难治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带来福音。

(本文刊载在“中国江西网”2020年8月21日 作者刘兴龙、周 丹)